202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23年3月17日
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应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发展保持了多重压力下的恢复态势,实现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总体平衡。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012.0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3.8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5423.12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0.1:53.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663元,比上年增长2.5%。民营经济增加值17404.40亿元,增长3.0%,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9.7%。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34万人,比上年增加0.9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80.32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96%,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全年流出市外人口403.53万人,市外流入人口221.45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98‰,死亡率为8.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1‰。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8,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18。
表1 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市常住人口 | 3213.34 | 100.00 |
按城乡分 |
|
|
城 镇 | 2280.32 | 70.96 |
乡 村 | 933.02 | 29.04 |
按性别分 |
|
|
男 性 | 1623.17 | 50.51 |
女 性 | 1590.17 | 49.49 |
按年龄段分 |
|
|
0-15岁(含不满16周岁) | 509.05 | 15.84 |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 1992.18 | 62.00 |
60周岁及以上 | 712.11 | 22.16 |
#65周岁及以上 | 588.16 | 18.30 |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67万人,比上年减少5.9%。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
全市农民工总量751万人,比上年下降0.7%。其中,外出农民工509万人,下降0.9%;乡内农民工242万人,下降0.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1.3%。全年住宅销售价格呈回落走势。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持平;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1%。
表2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居民消费价格 | 2.1 |
食品烟酒 | 3.9 |
衣 着 | 0.0 |
居 住 | -0.1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4 |
交通通信 | 5.5 |
教育文化娱乐 | 1.6 |
医疗保健 | -0.3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0.6 |
新动能保持较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6.3%、7.5%、12.3%和6.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1.1%和19.0%。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6.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8%。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1%。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3.23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341.61万户。
区域经济保持协调发展。滚动实施167个“一区两群”区县协同项目,主城都市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两群”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生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主城都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5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2.87亿元,增长4.1%;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8.68亿元,增长3.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双核联动联建工作机制实质运行,双城“1+5”合作协议加快落地。全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87.99亿元,增长3.0%。
开放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全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14.8万标箱、货值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4%,占通道沿线地区总运输量的28%;新开辟运行线路78条,通道网络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5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近30%,运输线路覆盖欧亚近50个国家超100个节点城市。沪渝直达快线开行1196艘次、运输集装箱32.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0.3%、17.4%,江海联运可通达环太平洋、大西洋200余个国家和地区600余个港口。拓展国际航空通道,截至年底,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9条,覆盖全球36个国家80个城市。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全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32天。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6.4%,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呈富营养的断面比例为26.4%。全市自然保护区5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完成营造林面积33.33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55.0%。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58.63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70.07万亩,比上年增长1.7%。粮食综合单产349.5公斤/亩,下降3.4%。全年粮食总产量1072.84万吨,比上年下降1.8%。其中,夏粮产量122.40万吨,增长1.1%;秋粮产量950.44万吨,下降2.2%。全年谷物产量756.39万吨,下降0.7%。其中,稻谷产量485.24万吨,下降1.6%;小麦产量6.28万吨,增长2.1%;玉米产量256.37万吨,增长0.7%。全年猪肉产量149.96万吨,增长5.6%。生猪出栏1904.43万头,增长5.4%。年末生猪存栏1197.14万头,增长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27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4%,私营企业增长4.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5%,制造业增长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摩托车产业下降6.4%,电子产业下降3.0%,装备产业下降0.3%,医药产业增长6.1%,材料产业增长3.9%,消费品产业增长2.1%,能源工业增长11.3%。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6.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8.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1%。
表3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汽车(万辆) #新能源汽车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笔记本计算机 智能手机(万台) 液晶显示屏(亿片) 钢材(万吨) 铝材(万吨) 水泥(万吨) |
209.18 36.52 8631.92 7411.21 7032.03 2.82 1690.59 238.64 5316.55 |
4.1 140.0 -19.6 -21.0 -18.7 -22.7 28.6 7.1 -14.7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19.1%,股份制企业下降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2.6%,私营企业下降5.8%。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增长62.6%,制造业下降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4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0369.40亿元,增长4.3%。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3.96亿元,下降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67.71亿元,增长0.9%;金融业增加值2491.02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1668.59亿元,下降5.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795.10亿元,增长4.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323.89亿元,比上年下降2.3%。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3.54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871.90亿吨公里。全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0655.37万吨,增长4.3%。空港货物吞吐量41.58万吨,下降13.1%。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76.54万标准箱,其中,铁路吞吐量47.37万标准箱,增长24.2%。
表4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总量(万吨) 铁 路 公 路 水 运 航 空 货物运输周转量(亿吨公里) 铁 路 公 路 水 运 航 空 |
135432.72 1828.08 111914.65 21677.69 12.30 3871.90 292.17 1063.30 2513.22 3.20 |
-6.1 14.8 -7.6 1.0 -15.6 0.8 18.5 -8.0 3.2 -0.6 |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11亿人,比上年下降40.0%。旅客运输周转量436.05亿人公里,下降32.4%。空港旅客吞吐量2246.09万人,下降40.0%。
表5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总量(万人) 铁 路 公 路 水 运 航 空 旅客运输周转量(亿人公里) 铁 路 公 路 水 运 航 空 |
21149.01 4823.61 14432.14 377.76 1515.50 436.05 126.28 77.94 1.25 230.56 |
-40.0 -25.8 -43.7 -38.1 -39.3 -32.4 -19.4 -35.3 -58.0 -36.8 |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890.5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820.21万辆,增长6.9%。民用轿车拥有量289.70万辆,增长5.8%,其中,私人轿车269.87万辆,增长6.0%。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8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301.46万件,包裹业务32.80万件,快递业务10.92亿件。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8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市电话用户4560.8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962.1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3.2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5108.80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3448.0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60.77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326.06万户。
来源:重庆日报
网络招聘服务电话:
023-63782960
人力降本外包服务:
023-677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