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23年3月17日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26.08亿元,比上年下降0.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与上年持平,餐饮收入下降1.9%。
在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1%,饮料类商品增长9.9%,烟酒类商品增长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下降13.6%,化妆品类商品下降4.0%,金银珠宝类商品下降1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下降7.1%,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7.5%,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增长3.6%,家具类商品下降3.6%,通讯器材类商品下降0.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增长0.6%,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长5.9%,汽车类商品增长4.0%。
从零售业态看,全年无店铺零售比上年增长8.2%,其中,网上商店增长8.1%,邮购增长21.7%;在有店铺零售企业中,仓储会员店增长21.1%,便利店增长12.5%,超市增长11.3%。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0%,工业投资增长10.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7.6%。
表6 2022年按产业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 | 0.7 |
第一产业 | 19.9 |
第二产业 | 11.0 |
#工业 | 10.4 |
汽车产业 | 25.8 |
摩托车产业 | 11.3 |
电子产业 | 7.3 |
装备产业 | 3.4 |
医药产业 | 7.1 |
材料产业 | -4.8 |
消费品产业 | 19.8 |
能源工业 | 18.6 |
第三产业 | -3.4 |
#房地产开发 | -20.4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67.60亿元,比上年下降20.4%。其中,住宅投资2608.98亿元,下降20.7%;办公楼投资61.50亿元,下降24.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44.90亿元,下降16.5%。
表7 2022年商品房建设与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22699.34 | -15.6 |
#住宅 | 15033.09 | -15.1 |
办公楼 | 538.01 | -27.2 |
商业营业用房 | 2446.77 | -15.6 |
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2224.17 | -54.4 |
#住宅 | 1540.96 | -52.3 |
办公楼 | 35.07 | -66.4 |
商业营业用房 | 167.39 | -64.4 |
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2795.66 | -33.4 |
#住宅 | 1920.10 | -29.5 |
办公楼 | 44.09 | -68.8 |
商业营业用房 | 240.35 | -39.8 |
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4438.98 | -28.4 |
#住宅 | 2968.97 | -40.0 |
办公楼 | 102.83 | -6.9 |
商业营业用房 | 356.32 | -4.2 |
销售额(亿元) | 3101.59 | -42.5 |
#住宅 | 2448.75 | -48.8 |
办公楼 | 112.46 | 22.7 |
商业营业用房 | 276.82 | -9.3 |
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002公里。公路路网密度226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781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463公里,日均客运量249.98万人次。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815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出口5245.32亿元,增长1.5%;进口2913.03亿元,增长2.9%。按美元计算,货物进出口1228.3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出口790.89亿美元,下降1.1%;进口437.41亿美元,下降0.2%。全市对东盟、欧盟、美国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1266.32亿元、1247.58亿元、1134.78亿元,增速分别为-2.0%、0.7%、-5.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2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0.3%。
表8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绝对量(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额 | 8158.35 | 2.0 |
出口额 | 5245.32 | 1.5 |
#国有企业 | 188.85 | 4.7 |
外商投资企业 | 2547.42 | -3.9 |
民营企业 | 2507.96 | 7.4 |
#一般贸易 | 1920.92 | 21.5 |
加工贸易 | 2860.46 | -7.3 |
#机电产品 | 4497.82 | -4.7 |
#高新技术产品 | 3377.40 | -10.1 |
#笔记本电脑 | 1774.73 | -11.3 |
进口额 | 2913.03 | 2.9 |
#国有企业 | 399.46 | -19.4 |
外商投资企业 | 1275.56 | 8.6 |
民营企业 | 1233.14 | 6.5 |
#一般贸易 | 1007.23 | -9.0 |
加工贸易 | 679.49 | 24.5 |
#机电产品 | 1981.45 | -4.0 |
#高新技术产品 | 1957.12 | 6.3 |
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68家,比上年下降23.7%。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57亿美元,下降16.9%。截至年底,累计有31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3.6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6%;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9亿美元,下降27.3%。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17272户,注册资本总额1565.79亿元。其中,新增注册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128户,注册资本12.56亿美元。引进项目485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2873.95亿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3.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2.5%,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0%。其中,税收收入1270.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9.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892.8亿元,增长1.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9567.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8218.18亿元,增长8.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0051.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9365.86亿元,增长7.2%。
表9 2022年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本外币存款余额 | 49567.20 | 8.0 |
#人民币存款余额 | 48218.18 | 8.9 |
#住户存款 | 25458.85 | 14.5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11645.39 | 2.5 |
政府存款 | 7247.37 | 6.8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 3826.74 | -0.7 |
本外币贷款余额 | 50051.89 | 6.7 |
#人民币贷款余额 | 49365.86 | 7.2 |
#短期贷款 | 7736.89 | 1.8 |
中长期贷款 | 36193.43 | 4.9 |
#个人贷款及透支 | 19200.66 | -0.8 |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总部1家,证券营业部200家,证券分公司53家。境内上市公司70家,总股本1010.08亿股,股票总市值9347.16亿元。
保费总收入981.0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26.63亿元,人寿保险收入520.15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234.30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342.9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145.19亿元,人寿保险赔付75.28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赔付122.53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66元,比上年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09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3元,增长6.7%。按全体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3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1105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1386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5231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0209元。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71元,比上年增长3.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574元,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27元,增长3.9%。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9%,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3.0%,农村为36.5%。
表10 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全市居民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绝对量 (元) |
比上年 增长 (%) |
绝对量 (元) |
比上年 增长 (%) |
绝对量 (元) |
比上年 增长 (%)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35666 | 5.5 | 45509 | 4.6 | 19313 | 6.7 |
工资性收入 | 19178 | 5.7 | 26556 | 4.6 | 6921 | 8.4 |
经营净收入 | 5525 | 3.1 | 5098 | 4.2 | 6235 | 2.0 |
财产净收入 | 2217 | 6.1 | 3265 | 5.1 | 476 | 6.7 |
转移净收入 | 8746 | 6.4 | 10591 | 4.8 | 5681 | 10.2 |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31.76万人,比上年增长5.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0.32万人,比上年增长0.0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8.4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98.1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99.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47.87万人,增长2.1%,享受生育保险待遇44.69万人次。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52.82万人,下降1.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14.24万人,增长2.7%。
年末全市共有21.8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5.8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7.80万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9.74万人。全年资助141.76万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17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1元/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932元/月,其中,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1582元/月,社会散居孤儿补助标准1382元/月。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截至年底,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2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新型研发机构179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82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6348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6919项,成交金额630.4亿元。
全年专利授权6.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5.19万件。
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78.21万件,比上年增长12.7%。驰名商标162件,地理标志309件。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78家,其中,国家质检中心18个。现有认证机构12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4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46.6万台(件)。全年修订、制定地方标准(不含工程建设、食品安全)211项。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70所,成人高校3所,军队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128所(不含技工校),普通中学1120所,普通小学2637所,幼儿园5667所,特殊教育学校39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99%,初中入学率99.91%,小学入学率99.9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9%。
表11 2022年全市教育主要指标
指 标 |
招生数 (万人) |
在校学生数 (万人) |
毕业生数 (万人) |
研究生教育 | 3.47 | 10.55 | 2.31 |
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 | 35.06 | 106.61 | 27.10 |
成人本专科教育 | 2.88 | 6.11 | 2.10 |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 13.81 | 37.97 | 10.68 |
普通高中教育 | 23.21 | 66.33 | 20.53 |
普通初中教育 | 35.05 | 108.75 | 39.67 |
普通小学教育 | 33.76 | 203.19 | 34.40 |
特殊教育 | 0.46 | 2.66 | 0.61 |
指 标 |
入园人数 (万人) |
在园幼儿数 (万人) |
离园人数 (万人) |
学前教育 | 24.14 | 96.14 | 33.92 |
来源:重庆日报
网络招聘服务电话:
023-63782960
人力降本外包服务:
023-67701245